刘易斯的拳击生涯回顾与重赛思考

最近,随着乌西克再次KO杜布瓦登顶拳坛,刘易斯也终于打破长久的沉默,讨论起与大克里琴科重赛的话题。时隔22年,这位英国传奇人物觉得有必要对那些质疑他退役决定的批评进行回应,因为没有人愿意被贴上懦夫的标签。在 2003年6月的那场残酷对决中,刘易斯在第6回合技术性地击倒了大克里琴科,对手左眼受伤严重,导致比赛结束时,三位裁判都认定克里琴科领先。

刘易斯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承认,在彻底退役之前,曾“认真”考虑过与克里琴科进行重赛。他解释道:“维塔利-克里琴科原本计划是我职业生涯的终极较量,但比赛安排提前了。当时距比赛仅剩十天我才接获通知。任何卫冕冠军都不会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挑战。我一直期待着建立家庭,不再投入训练。尽管我曾考虑重赛,但最终选择按原计划退役。克里琴科后来也成为杰出的拳王。我清楚时间不等人,现在对我而言,机会已经溜走。”

在历史的检验中,刘易斯明智地选择了退役。以统一拳王身份离开,击败所有对手,他依然是现代拳击界最伟大的拳手之一。

然而,对刘易斯的质疑声从未停歇,一提到他就会想到大克里琴科,二者似乎被紧密联系在一起。“懦夫刘易斯”、“逃避者”、“怂货”,这些声音屡屡出现。

展开全文

而事实上,这场比赛最具争议的地方在于刘易斯并未与大克里琴科进行完整交锋。赛事并未展示出后半段的剧情发展。毕竟大克的眼部伤势十分严重,继续比赛可能会导致失明。

真正理解拳击的人会发现,比赛中呈现了一些端倪:从起初两个回合的落后,到第三回合老刘打伤大克的眼睛,再到第六回合TKO获胜,刘易斯展现出了一种逆转的姿态。

可以毫不客气地预见到,如果二番战继续进行,大克里琴科几乎没有胜算,他没能单拳KO刘易斯的实力,同时自身伤势日益加重,只能迎来TKO的结局。虽然大克表现出简单实用的打法,但在拳法和战术的变化方面不及老刘,经验也远不及刘易斯。

至于第二场较量,刘易斯未给予大克机会,这确实带有某种懦夫的色彩。真正的强者是不惧严峻挑战的,刘易斯显然感到畏惧。尽管他面对二番战并非没有机会,但他选择放弃了这个念头。不敢迎战二番战也是一种现实。这或许正是他被诟病的原因。

要明白的是,并非胆小就代表无能。胆略与实力是两回事。而真正的强者并不一定总是取胜。

最后,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刘易斯的拳击生涯。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狮子”刘易斯将里迪克-鲍KO,摘得金牌,结束了其业余生涯,紧接着于1989年转型成为职业拳手。他前21场比赛无一失利,1992年战胜加拿大的“剃刀”拉多克后,晋升为WBC排名第一的选手,由于拉多克不愿与他争夺冠军头衔而退出,刘易斯得以正式成为拳击冠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